-
-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曙光西里甲5號院19號樓
- 電話:010-58356984
- 郵編:100028
- 傳真:010-58356979
近日,航空工業黨組副書記、總經理郝照平圍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以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撰寫了專題文章。
為深化理論感悟,強化實踐指導,大興調查研究之風,3月8-9日,郝照平率隊到集團公司科技與信息化部、發展研究中心、財務公司開展調查研究,深入了解集團重大科技專項論證、新能源航空器發展、金融對科技創新支持等方面情況。郝照平還看望慰問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顧誦芬。
郝照平看望慰問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顧誦芬
全面把握科技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以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
郝照平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全面實施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笨倳浬羁剃U釋了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大意義,對科技創新作出重要部署,為我國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日前,《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明確,加強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航空工業黨組認真學習領會,深刻認識到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是推動航空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全面學習,準確理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緊迫需求和戰略意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指出,我們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四個面向”,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黨的二十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就加強基礎研究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都對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作出重要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解決外國‘卡脖子’問題”“應對國際科技競爭、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我們加強基礎研究,從源頭和底層解決關鍵技術問題”。這些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歷史發展規律和當今國際競爭形勢的深刻把握,展現了我們黨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的信心和決心。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作為航空裝備研制生產的“國家隊”“主力軍”,航空工業集團將全身心投入到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繁重的科技創新工作任務中,全力支撐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如期實現。
二、全面領悟,牢牢把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歷史機遇和時代使命
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實踐證明,“兩個確立”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證,是我們的信心之源、勝利之本。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加清醒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自覺地把“兩個維護”作為檢驗理想信念、政治立場、黨性修養和能力作風的“試金石”,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不斷譜寫新的時代華章。
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毫不動搖地堅持科技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刻領悟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背景和本質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堅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興裝強軍”首責,聚焦打造“國之重器”,持續推動集團黨組“創新決定30條”落地見效。
我們深刻地認識到,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在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我們要牢記“三個務必”,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始終堅持“嚴”的主基調,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以“忠誠、干凈、擔當”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三、全面加速,以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充分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打造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制高點”
航空工業作為承接黨中央決策部署的“第一棒”,要充分發揮科技領軍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作用,主動擔當、凝聚共識,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不惜代價籌措資金,以“工程化、軍團化”的方式加大創新資源投入,加速論證實施航空工業重大科技專項,全面提升航空科技的廣度與厚度,打造核心競爭力,搶占航空科技“制高點”。
(二)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質高點”
要依靠科技創新引領未來、推動未來、改變未來,圍繞“卡脖子”問題,發揮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作用,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解決受制于人的問題;超前布局新興產業,把握以未來新能源航空產業發展為代表的歷史機遇,加速實現“換道超車”;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隨時被顛覆”的危機感,著力打通決策、規劃、執行鏈,暢通從技術到裝備到產業的發展路徑,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打造航空科技發展的“質高點”。
(三)持續深化科技創新機制改革,打造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治高點”
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匯聚科技創新資源要素,持續優化科技創新力量布局,積極推進各級實驗室、創新中心、聯合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提升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能力;創新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內涵和深度,持續加大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的投入;健全科技創新評價機制,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全面構建航空科技創新機制“四梁八柱”,點燃創新引擎,培育良好生態,打造航空科技創新治理體系的“治高點”。
(四)匯聚激活人才第一資源,打造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智高點”
要通過任務驅動讓人才多起來,壓實擔子讓人才長起來,薪酬激勵讓人才活起來,加大科技人才職業生涯全周期培養力度,大力實施“航空英才計劃”“千名博士培養引進計劃”,加快建立以院士、集團級技術專家和青年技術骨干為代表的技術人才梯隊和以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集團級技能專家和青年技能骨干為代表的技能人才梯隊;積極吸引國內外創新人才和團隊,匯天下英才之智,打造航空科技人才的“智高點”。
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航空裝備建設的主力軍,航空工業始終在思想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科技創新肩負起新時代強軍強國強企使命,在推動航空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上奮勇攀登,在促進航空工業高質量發展上積極作為,為加快建設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航空力量。